我国的风力资源较为丰富,绝大多数地区的平均风速都在每秒3米以上,特别是在东北、西北、西南高原和沿海地区,平均风速更高,甚至有些地方一年中接近半数的时间都是大风天。在这些地区,发展风力发电很有前景,也符合我国碳中和与碳达峰的规划目标。
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,2021年我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.9%,同比提升0.4%,全国风电发电量达到652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40.5%。如今,我国的风电行业已经由快速建厂阶段,逐渐进入到精细化运维管理阶段。很多运营者的需求已经由“快速扩张”转入“管理盈利”,而对于一个风电场来说,盈利与否在建设期要看初始投入和风机选型,在运营期则要看“故障率”。对于某个固定地区、固定月份的自然风量来说,可以看成是近似固定的,因此,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、减少因故障而导致停机的时间,成为提升盈利的关键。 对于风机来说,因为前期的投入成本较大、本身的零部件众多,自然对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测和监控,这天然就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。而微软已经在中国发布的“Project Dragon”(乘龙计划),也正是为了将AIoT等技术与更多场景结合,令更多行业释放出巨大的潜力。 举例来说,早期某风电开发商在油品检测过程中,检测到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相比之前有显著升高,同时内窥镜检测也发现了齿轮箱内的异常磨损情况。经分析后,确定风机已经无法继续正常工作,需要停机更换齿轮箱,这一过程还需要经历吊装拆卸、新定齿轮箱(大约需要5个月)、安装调试等步骤,通常情况下风机将因此而停止运行。 不仅如此,这些关键部件都在高达数十米的风机塔筒上,润滑油品的采集也需要逐台风机、逐个部件进行采集,工作量很大。在批量采集油品后,还要将其送到能力和资质齐全的专业实验室,等待数十天来完成所有的测试,才能获得检测结果。 而这些采样成本、送样成本、测试成本及时间成本等,都成为风电运营商想要降低“故障率” 、减少非必要停机的“痛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