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智慧农业发展中,农作物健康状态监测是提升产量、保障品质的核心环节。FIFISIM 物联创新推出的物联网解决方案,通过物联网网关与物联网卡的协同工作,构建起低成本、高精度的监测体系,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数据支持,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转型。
物联网网关是监测系统的核心枢纽。其支持多协议接入,兼容 RS485、Modbus 等工业标准协议,可同时连接土壤温湿度、PH 值、虫情等 20 + 类传感器。在山东寿光蔬菜大棚项目中,单台网关管理 8 个大棚的环境数据,边缘计算模块实时分析数据,减少云端负载 40%。
物联网卡构建低功耗广域网络。其支持 NB-IoT 协议,单卡覆盖半径达 3 公里,在东北玉米种植区,单卡连接 50 + 农田传感器,月均流量成本控制在 20 元以内。内置 AES-128 加密模块,数据传输符合等保三级标准,保障农业数据安全。
病虫害智能预警:在河南小麦种植区,部署了 FIFISIM 物联的物联网方案。系统通过虫情传感器实时监测蚜虫密度,当达到预警阈值时,自动启动无人机喷洒生物农药。实施后,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 92%,农药使用量减少 60%,单亩增收 300 元。
精准灌溉管理:在新疆棉花田,物联网网关连接土壤墒情传感器,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。系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自动调节滴灌水量,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,节水 35%,棉花亩产提升 18%。
低成本部署:单亩农田物联网设备成本低于 800 元,较传统方案降低 70%。
高效数据利用:边缘计算实现 90% 数据本地处理,云端存储成本降低 50%。
显著经济效益:累计服务 500 + 农户,平均单产提升 22%,年增收超 2000 万元。
FIFISIM 物联的物联网方案,通过构建 "感知 - 传输 - 分析" 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,为农作物健康管理提供了 "数字听诊器",助力实现 "精准种植、科学管理、增产增收" 的智慧农业目标。